编者按: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促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学院特邀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分享自身科研历程与学术体会,旨在激励在校研究生秉承“公诚勇毅”校训,弘扬“三实一新”校风,潜心研究、锐意创新、成长成才。
本期人物: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毕业生 徐婧林
所获奖励:2022年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徐婧林,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2015级博士研究生,师从韩军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多视图数据分析与识别,2018至2019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美国罗彻斯特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联合培养,2020年博士毕业;2020至2022年在清华大学任博士后研究员,目前入职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已发表CCF A类期刊和会议论文14篇,Google学术引用共910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获2022年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22年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20年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优秀毕业生;在校期间获评2017、2018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6、2017、2018年优秀研究生等荣誉奖励。
成长经历
谆谆教导,师恩难忘。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韩军伟教授,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韩老师为我们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安排前沿的研究课题,耐心指导我们提升高质量学术论文写作水平,提供与领域顶级专家学术交流的机会,支持同学们公派留学出国深造。韩老师正直的品格、严谨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使我受益匪浅,是我终身学习的楷模。
聚焦科技前沿,突破技术挑战。本人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立足跨媒体智能领域国际科技前沿,聚焦多视图、跨模态数据面临的异构鸿沟问题,提出多视图协同感知框架,基于数据驱动的有效挖掘和知识驱动的协同推理,建立全维度智能感知推理引擎,解决图像分析与识别中感知碎片化、信息孤岛化等问题,也为跨媒体智能协同感知技术在更多视觉任务中的应用与推广奠定了基础。
经验浅享
(1)掌握科研主动性,培养自己独立科研能力。
(2)做好时间规划,高效科研、劳逸结合。
(3)成功的科研之路是用“拒信”铺就的,收到“拒信”并不意味着你是差等生,不要把自己和他人进行盲目比较,保持良好的心态、多给自己正反馈。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厚积薄发。
(4)多与导师、课题组同学交流,开阔学术视野,给自己带来新的思考和见解。
(5)及时总结科研工作进展,学会展示科研工作成果。
青春寄语
科学研究的魅力来自于它的不可预测性,只要你肯坚持,不放弃,总会有机遇垂青于你。每一次失败的实验结果、不成熟的想法、孤独而又无助的情绪和看似碎片化的思绪,都会为你的下一项研究突破积蓄力量。学弟学妹们,加油!
素材来源:徐婧林
策划整理:李婧忱
审核:王小旭